上海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促进会
中心动态

跨越太平洋的友谊之旅 2025年美国青年来华交流活动顺利落幕

  “这里的一切都让人着迷、令人惊叹,我们一定会再回来的。”在2025年美国青年来华交流活动的结营式上,来自美国洛杉矶的艾琳娜用这样的关键词来总结此次中国行的感受,这也是这群美国青年的共同心声。

  为积极响应2023年11月习近平主席访美期间提出的“未来五年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”的宏伟倡议,并深入贯彻上海市教委《促进与美国青少年交流专项行动方案(2024—2028年)》文件精神,由中美人才交流协会和上海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促进会组织,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、上海信息技术学校、上海市贸易学校三校联合邀请,八名美国青年受邀访华,在十一天行程中,他们近距离感受中国发展现状,亲历了传统与现代交织、自然与人文共生的中国画卷,两国青少年在亲切互动中走得更近,这也是各方连续第二年组织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活动。

 

“每一天都有全新的感受”

  这是一次发现之旅。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、上海信息技术学校、上海市贸易学校三校充分准备、周密安排,让美国友人们一落地上海就深切感受到了来自中方师生的热情款待、周到关怀以及无微不至的细节服务。
   15日上午的欢迎仪式,墨香与乐声交融,舞狮、太极、古筝、中国书法、团扇画绣、非遗银丝镶嵌书签制作等诸多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,也成为美国青年探索中国的起点。

  上海市材料工程学校党委书记金怡,副校长苏晓锋,上海信息技术学校校长葛睿,副书记、纪委书记、工会主席黄玮,上海市贸易学校党委书记邵金敏,校长钟伟岚,上海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促进会副秘书长张岱元等出席了欢迎仪式。

   中国电影家协会儿童电影工作委员会会长、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原党政负责人郑虎带来题为“百年中国动画的诞生与发展”的专题讲座,结合《大闹天宫》《哪吒闹海》等经典作品,生动讲述了中国动画背后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创新,让美方青少年感受到了光影里的中国故事

  促进会精心安排了参观和交流行程。美国访问团先后参观了外滩、上海博物馆,还前往西岸梦中心打卡留念;品尝了中国美食,乘坐了轨道交通,体验了手机扫码支付。古典与现代交相辉映的魔都上海,让这些第一次造访中国的美国青年印象深刻,“每天都有全新的感受”。

  漫步外滩,陆家嘴的摩天大楼与对岸的万国建筑群“如同跨越时空的对话”,“既能目睹中国发展的壮阔图景,亦能触摸到这座城市的历史肌理。”

  在云南,他们体验了多彩云南的民族文化,感知了中国的扶贫成就,尤其是走近藏族村落,与当地村民的互动让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,“村庄面貌焕然一新,村民们脸上洋溢的笑容,是中国发展成就的真实写照。”

“中国的职业教育令我们印象深刻”

  这是一次体验之旅。围绕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,促进会组织交流团一行走访了多所职业院校,带他们深入体验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多元面貌与发展成果。

  在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,他们参观了博物馆与大师工作室,近距离领略了中国传统工艺之美。非遗体验环节中,海派瓷刻大师工作室带领大家亲手参与画稿、敲刻与着色,让每位参与者沉浸于瓷刻技艺的深邃魅力。还尝试了传统拓印技艺,并将寓意吉祥的金“福”作品悉心珍藏,作为此行的美好纪念。亲手实践与近距离观赏,使美国青少年真切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生动与深厚。

  在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,他们开启了一场融合科技与艺术的探索之旅。通过参观5G+智能虚拟拍摄影棚和动捕实训区,直观了解到数字影像制作的前沿流程,以及数智技术如何赋能舞蹈教育的创新。分组体验“虚拟场景拍摄适配”实践,更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亲手操作“MoCo智能特拍”设备,感知人工智能与虚拟影像融合所带来的创作突破。

  在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咖啡产业学院,美国青年们感受了云南大理的百年咖啡文化,并与中国学生一同体验朱古拉“古法咖啡”非遗制作,在醇香中溯源云南这片沃土芬芳的咖啡故事。

  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,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“这里既有非遗的传承,也有前沿科技的融合,让我们对中国职业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。通过这次交流,我们看到的是中国教育的开放与创新,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技能的魅力,更是一种跨越文化的沟通方式。”

这里的文化让我深深着迷

 这也是一次文化之旅。他们不仅被中国的发展现状和自然风光所折服,更为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深深震撼。

 在豫园的九曲桥上,他们欣赏着江南园林艺术的精致与典雅;在上海博物馆,莫恩在一件件青铜器前流连忘返,“这些精美的纹饰承载着文明的记忆,三千年前的工艺水平令人惊叹。这里的文化,让我深深着迷。”

 体验白族三道茶时,“一苦二甜三回味”的茶道哲学引发了他们的思考,“就像我们这次来华交流,初来时的忐忑是微‘苦’,相识相知的快乐是‘甜’,而深度体验后的震撼与感触,就是这绵长的‘回味’。”

我终于体验到了中国的高铁!

  这更是一次圆梦之旅。“我终于体验到了中国高铁的速度!”从大理开往昆明的高铁上,专注注视着窗外风景的玛格丽特兴奋地说。

  对于热爱中国美食的奇莫拉来说,每天品尝地道的中国菜都如同“开盲盒”般充满惊喜与期待,“从上海菜到充满民族特色的菜肴,每一道都让人回味无穷。”

  “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中国良好的基础设施和飞速的发展速度,道路、机场、火车站都非常现代化,而且非常安全,每一个人都非常友善,”克里斯蒂娜说,“这次来访实现了我多年的愿望,让我完全舍不得离开。”

谊的种子一定会在他们心里生根发芽

 同时,这也是一次友谊之旅。“我们已经开始计划下一次中国之行,”安东尼展示着手机里拍摄的照片,从上海的城市风光到云南的自然美景,每一张都是珍贵的记忆。

 在欢送会上,看着回顾此次行程的视频,回想到此次来华交流行程中的点滴,美国青年们禁不住流下了泪水。这次友谊之旅,不仅让他们深刻领略了中国的发展现状,更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与热情好客。

 作为此次活动的美方领队,同时也是首次踏上祖国土地的美籍华人,Koo的感触难以言喻,行程中她多次情难自禁、流下激动的泪水,“真的就像回到了自己的家,虽然我生长在海外,但血脉中的连接从未断绝。亲眼看到中国的发展、人民脸上的笑容,那种认同与自豪感瞬间将我淹没。”

  美国青年们纷纷表示还要带家人、朋友再来中国,Merone和Koo都在考虑把公司搬到上海,“这次中国之行感受到的安全、市场活力和创业机会,让每一个创业者都感到心动和兴奋。”

  上海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促进会会长姜晓敏表示,“青年之间的互动最能传递真诚与善意,通过对中国文化的感受、体验和交流,相信友谊的种子一定会在他们心里生根发芽。”

  上海市贸易学校党委书记邵金敏在结营式上表示,“中国始终秉持‘合作共赢’的发展理念,友谊的根基在于相互尊重,人类的进步源于携手前行。愿你们把中国的真诚、发展与愿与世界共享机遇的理念带回美国,也把我们之间这份刚刚萌芽却已坚定的情谊传递得更远。”

  这群美国青年依依不舍地踏上归程时,带走的不仅是对中国的全新认识,更有对未来的无限期待。“我们要做中美友好的青年使者,”一句话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,“我们一定要把两国青年的友谊传承下去,为两国人民的友好未来尽一份力。”

    文稿:陈志强

照片:马宁平

上海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促进会

Copyright © 2022 上海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促进会 All rights reserved. 沪ICP备2023010906号-1